潜行潜水工程有限公司:助力江门中微子实验的地下700米“水晶球”建设

在广东省江门市地下700米的深处,一项世界级的科学工程——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正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尖端的技术震撼全球。作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里程碑项目,这一工程的背后离不开多领域企业的协同合作,其中潜行潜水工程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地下深埋工程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成为该实验地下硐室建设与探测器安装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深埋地下的技术挑战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主体探测器位于地下700米的实验大厅内,其中心探测器需容纳直径35.4米、净重600吨的世界最大单体有机玻璃球,以及配套的2万吨液体闪烁体、4.5万只光电倍增管等设备。如此庞大的地下空间对施工提出了极高要求:实验大厅顶部起拱跨度达49.5米,属于世界级超常规地下工程。潜行潜水工程有限公司在施工中面临岩体富水性强、出渣与排水困难等难题,通过优化支护结构、研发高效排水系统,成功保障了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和施工效率。
精密工程的创新突破
探测器安装阶段,潜行公司承担了不锈钢网壳与有机玻璃球的精准对接任务。不锈钢网壳直径41米,需承载有机玻璃球及数万吨液闪的长期浮力,其节点设计需兼顾强度与应力分布。潜行团队采用预埋不锈钢节点与碟簧缓冲技术,通过上百次模拟试验优化连接结构,最终实现了有机玻璃球与不锈钢网架的毫米级精度安装。此外,团队还参与了超纯水灌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多层过滤和氩气置换技术,确保液体闪烁体的超高洁净度要求。

科技与工程的深度融合
潜行公司在项目中展现了“硬核”工程能力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思维。例如,针对地下700米复杂地质环境,团队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追踪洞室变形与设备受力状态;在液体灌注阶段,结合航天级可靠性标准,设计水下电子学防爆系统,保障光电倍增管等精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为实验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深地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际合作中的中国力量
江门中微子实验汇聚了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750余位科学家,潜行公司作为本土企业代表,通过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成功打破了大尺寸微通道板型光电倍增管等关键部件的国际垄断。其工程实践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更推动了全球中微子研究设施的标准化进程。

展望:从地下700米到宇宙奥秘
2025年8月,江门中微子实验将正式运行,其3%的能量分辨率有望揭示中微子质量顺序的谜题,并为超新星、暗物质等前沿领域提供突破性数据。潜行潜水工程有限公司的深度参与,不仅成就了这一“大国重器”的诞生,更印证了“工程支撑科学,科学引领未来”的协同发展理念。

潜行公司以卓越的工程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地下700米书写了中国科技的壮丽篇章。未来,随着江门中微子实验的长期运行,这一合作模式将继续为人类探索宇宙的终极奥秘注入强劲动力。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